我的第一個召命是敬拜者,用生命敬拜至高之主;二是教師,把自己的知識及經驗傳授;三是音樂人,把自己想說的話用音樂傳播出去。我1984年成為音樂治療師,應該是香港第一個註冊音樂治療師。但當時香港沒有甚麼人認識音樂治療,更遑論能找到音樂治療的工作,於是我在特殊學校任教師到1990年才開始私人執業,成立香港第一所音樂治療中心,彭氏音樂治療中心。中心至今已經第三十二年,加上六年的特殊教育(主要任教音樂),可以說在38年裡面,我每天都是在利用音樂去幫助特殊需要的小朋友發展他們的語言、認知、肌能協調及社交情緒能力。我一直沒有計算自己是否算得上成功,只是上天給我一個終於原創的心,我不斷去探究和思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能夠令到特殊需要的小朋友,能夠因為我利用音樂的介入,在訓練中得到成效。這麼多年來我持續進修有關特殊需要兒童(自閉症、專注力缺乏症、讀寫困難等)的學習特徵,搜羅並創作兒歌、創作及製作教材,加上累積的音樂治療臨床經驗,經整理後編寫了不少訓練課程,能夠實現身為「教師」的責任,將知識、技巧及經驗傳授他人,這樣做令我人生充實豐富,我也因此快樂。我希望這頻道裡面的課程(免費及收費)能夠幫助大家認識音樂獨特而且無可替代的能力,不但對於人的語言、認知、肌能協調及社交情緒系統影響的了解,更加可以掌握一些音樂治療技巧以作應用。我的頻道叫BEYOND MUSIC THERAPY,原因有二。第一,是因為我一直用的音樂治療的理論與技巧,與傳統的音樂治療的理論與技巧是不同的。另外,我沿用的行為音樂治療理論與技巧,經過超過三十年的持續探索與改良,對於音樂如何影響腦神經系統的更新,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訓練體系,它已經超越了我畢業時所學的「音樂治療」很多很多,我稱之為「彭氏音樂輔助訓練」。想知道我發展的體系與傳統音樂治療的差異,與及「彭氏音樂輔助訓練」是什麼一回事,大家可以去參加免費的「音樂治療導論」課便會明白。第二,我希望在這頻道涉及的課題可以超過「音樂治療」的範圍,也利用這個平台去分享我的創作及對生命的體會。我會把自己私人的Youtube 頻道及中心的「彭氏音訊」頻道整合,加上網上課程,去建立一個超過自己所想所求的未來。鑑於香港現今(相信會持續惡化)的社會環境,人心失掉了希望,焦慮與抑鬱成了香港人心情的主軸,因此在此時建立這個頻道,不單作為持續生活支援的途徑,更期望成為自己生命展現希望的見證。
Platform: Custom Cart
Technologies used: Cloudflare CDN, PayPal Express Checkout, Stripe, reCAPTCHA
Signup for Free. No Credit Card required.Suitable for marketing agencies, app developers and new business ideas.
No credit card required.